2023年7月5日-7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第13届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举办。本届论坛以“新时代 新使命 新动能——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主题,设置“1场闭门峰会+1个大会论坛+16个主题论坛+N场发布”共18场会议及若干发布、展示、推广等活动,旨在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发展共识,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汽车行业的智慧和力量。其中,在7月7日下午举办的“主题论坛十一:绿色转型与产业发展”上,
今天参加这个会议真切地感受到了汽车行业是在“双碳”领域前进的步伐是最快的,所以3060真的离不开汽车的行动。
气候变化是近几年来国际活动和国内活动等重要活动都离不开的话题,“双碳”背景下企业面临的挑战也一定是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国际上的问题就是碳中和。汽车领域或者其他领域已经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活动中,比如吉利汽车加入“SBTi”以后,自己主动布局了全产业链的绿色行动,比如自主地建设屋顶光伏,之后买国际绿证、I-REC,后面还会买国际绿证等等。
国内的3060,第一碳达峰,第二碳中和。在“双碳”以及国际的应对中,无论如何应对的应该是五个象限的问题。第一象限是排放总量,中国碳排放一定是总量控制。第二象限因为你参加了全国的排放市场,国家给了你排放的总量和权利,你自己就应该有义务去参加自愿的履约。
第三象限是供应链的减排要求,供应链的减排要求像吉利一样,还有百盛中国,百盛中国也参加了国际的气候组织,它也在它的产业链上要求它的产业链有每年的绿色减排的计划或动作。比如百盛中国有肯德基、煌上煌,包括星巴克都有绿色星巴克、绿色咖啡,这些都是供应链的要求,比如最近的三星集团、SK、富士康都在外面采购放料,应该在200万张、300万张国际绿证。上国际绿证的时候,一方面要履行自己的绿色减排承诺,一方面又在降低生产成本的情况下减排。
之前朱董说了国内的绿证在二三十块块钱左右,风光的线块钱左右,但是如果经过的认证的水电可能在2块钱左右,既要履行责任,又要去节能减排,而且还要降低生产,实现它的效益最大化,这都是国内自愿性的品牌活动。
另外是绿色资产的要求,现在有很多ESG评级、绿色资金、绿色贷款,这是企业的绿色要求。最后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任何一家企业它都要经营很久,比如百年老店、百年企业,对于我们来说无论怎样做,不管应对国际还是国内,五个象限的事情都是我们要做的。汽车行业在推动效应上,自觉性应该是最强的。
应对气候变化,它的通用举措一般都是设定目标,有目标以后有底座,运行以后效果如何,效果做好的情况下,再推动一下我的产业链合作,比如我刚才说的吉利一样,要求上下游材料的供应商每年有绿色行动,百盛中国也有,它们在带动产业链的节能减排。
我们做碳管理体系的时候,什么是管理体系?在座的企业家们非常清楚自己的企业一定加入了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健康管理体系一系列的体系,其实碳管理体系是最新兴的体系,它是一个团体标准,但是现在在全国通过碳管理体系认证的应该还不足一百家,所以它是一个新兴的管理体系。
作为管理体系来说,实际上它就是一个企业运行的基本法,把你该说的说出来,按照说的去做到就可以了。什么是碳管理体系?碳管理体系第一个字是碳,碳是什么?就是能源,碳能源就谈到碳排放。作为碳管理体系,在国际上应对1.5度,在国内是3060。各级地方政府也在做碳达峰、碳中和的实施路径。最后,对于企业来说,它应该积极地寻求转型,赢得市场的先机。
碳管理体系编制原则是221原则,“2”是两个理论,生命周期分析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大家经常说汽车领域碳排放的时候,我们说第二个“2”的时候是总量和强度,说到强度的时候,对于汽车领域来说单位排放叫做强度,单位排放强度也可能是单位产值的排放,汽车可能更愿意说单车的排放。汽车领域有很多家企业的单车排放,一般一辆汽车的排放有的企业应该在800公斤左右,有的可能是300公斤左右,当然这也与企业的车型都有关系,所以它的排放是不一样的。“1”一个方法,主要是策划、执行,策划运行/评价、总结/改进。
我们说到碳排放的时候,首先想到碳管理体系涉及到排放,另外是资产,第三是交易,第四是中和。碳管理体系把四个碳的四个板块从不同维度把它放到一起了,但是我们通过这四个维度以后,最后加了一个信用评价,也就是碳信用评价。
一般说碳管理体系的时候都说“4+1”,四个子体系加一个信用评级。四个子体系,一般来说它是帮助企业进行管理排放的。作为汽车行业来说,制造过程中一定有排放,哪些算直接排放,哪些算间接排放,哪些算范围3的排放,范围1的排放指的是油和煤直接燃烧的排放,这是范围1的排放。范围2的排放是指用的电和气或者热的排放。范围3的排放就是我的产业链上的排放,也就是说纳入到范围1和范围2的排放都是范围3的排放。单位汽车的排放一般大家都没有包括范围3,只包括厂区生产边界范围内的油气的直接排放,还有用电的排放。
作为企业的排放,在厂区内减少排放的措施有没有?我们一直说风能光伏,这是自主减少排放的意识,大家一定要清楚买绿电和买绿证有什么区别,买电相当于我买的环境属性,我买电要先花钱,花钱买电,买证的时候是排放完以后,年底一次买绿证去中和。我们讲自主减排的时候,实际上自主减排的意识大家一直都在做,但是我们应该把它梳理一下。
第二象限属于碳资产管理,作为汽车企业来说,如果选好它的边界,汽车企业目前来说没有碳资产,但是如果考虑了它的运营范围的时候,它会有资产的。
北京的嘀嗒汽车是一个运营单位,但是它是汽车生命周期的排放,所以一谈到汽车的排放,其实生产企业只能管控它自己生产圈的这一点点排放,实际上在生命周期的排放里面占的比例很小。
刚才我们说北京嘀嗒的顺风车,其实顺风车的方法学是我们申报开发的,生态环境部申请的方法学里面我们提交了,但是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有结论。它的原理是,假设司机从甲到乙地开了油车,他是自主运行,顺风车发出一个通告,甲地到乙地,乘客选择坐顺风车的时候就没有排放,我们就计算了他的减排效果。如果这么多人大家都想申请自己的减排效果的时候,减排成本是盖不住的,因为计算减排量的时候,要把他的减排效果真的量化,而且变成有效的量化资产的时候,它需要成本的,这时候就出现了嘀嗒的运营平台。
这个运营平台是这么多减排行动的代表,另外这个减排代表获得了这么多减排量或者减排资产的时候,它可以把这些资产以其他的奖励形式反馈给其他的乘客,鼓励大家更多地乘坐嘀嗒车。如果说资产属于谁的时候,比如特斯拉它是制造减排产品的,但是它没有减排资产,特斯拉产了那么多电动车,但是没有运行过程中没有减排资产,谁开这个减排车谁持有减排资产。
第三个象限是碳交易,这个碳交易目前来说是控排企业有天生的资格,但是我们作为其他的人员也有资格去参与碳交易,比如自愿减排的减排量,我们也可以买,也可以卖。另外很多市场上海环交所都允许个人参加碳交易,它也有一些非控排企业参加碳交易,有些汽车企业看到标准化产品的时候,他愿意去参加这个交易,他可以去交易。
第四个象限是碳中和,这跟碳达峰一样,是它关注的点。活动结束以后买一点绿电、绿证、VCS把它中和了,让这次活动达到零排放。这种活动是很多的,像我们单位一样,我们单位用了VCS排放量,中和了我去年所有的排放,很多中和也都是自愿的,大家都在做的。
碳管理体系的意义我们也围绕四个板块在去做。通过改进、类型、评价、总结,我们在运行整个管理体系。一般的管理体系综合施策一定是从能源管理体系切入,环境管理体系作为基础,覆盖四个子体系,作为谈关系体系的支持,通过支持把这个过程从数量化变成电子化,完成了排放的监测平台,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大数据。尤其像汽车企业,有那么多生产基地,到最后怎样去总结的时候,这个平台还是很有用的。
最后建立这个平台实现的终极目标一定是碳达峰、碳中和、可交易、可控制风险。碳管理体系目标流程表现企业贯标,有8个步骤,先成立机构,有一个确定机构的负责人,通过企业的手册编写、程序编制进行评审,贯标到一个标志性节点,向有资格的机构提出评定。评定也是8个步骤开展相关的活动,到最后通过一个评审。后面我们也会看一看评审认证长得什么样子,我们给企业评定过程中,我们真的感觉碳管理体系的构建是一个一把手工程。因为它不会给企业带来实际的收益,所以在碳管理建设过程是一个一把手工程。它有两个步骤,第一先建立过程,第二评定过程,这四个板块企业可以根据你自己的需求,看你选择四个板块都选择,还是说选择其中的三个板块和两个板块。
我们根据前面8个步骤,决定了它是8个标准,运营过程中大家都经历了,不详细赘述。碳管理建设过程中是对相关人员的能力提升,对于汽车制造行业来说,它没有设碳的专业人员,但是汽车企业是否愿意配置专业人员,大家也都在考虑碳圈领域的政策是否能周到,或者能贯穿到多少,这个值得探讨。
过程当中对于企业来说一定要培养碳团队,另外增加了企业应对生碳的能力,通过碳管理体系,企业至少有一定的能力编制ESG报告里面的排放这部分。
碳管理体系运营过程中,地方政府还是很认可的,比如徐州市文件在推动碳管理体系过程中,会给予一定的支持。上海的黄浦区如果你有一个涉碳的创新,碳管理体系也属于一个创新,会给予不到20万的资金支持。还有各类企业,各类企业比如风机制造、汽车制造、电厂,他们都在申请碳管理体系,主要是进行一些人才的储备和队伍的锻炼。右上角是碳管理体系认证的证书,这是上海宝碳的碳管理体系认证指数,上海宝碳是一个咨询机构,但是它自己有排放,比如它单位有汽车,排放后面有资产,虽然它没有别的,但是它买了配额,所以它有碳资产管理,实际上碳交易是上海宝碳的看家本领,这么多年的升值主要来自于碳交易。他买了6吨的VCS用于碳中和,他会持续做的。
碳管理体系作为金融机构来说,它有最后一个板块就是碳信用评级。广发银行上海分行申请了碳管理体系认证,主要是为了开发创新它的绿色金融产品,其实绿色金融产品不仅仅是它自己主动的,国家总行对它的银行有考核指标的,你的绿色金融产品发行的总额是多少,创新点在哪里,风险有没有,今年你帮助企业在节能减排上减碳量是多少。还有一个宁波试点,宁波政府在银行推动了4+1的碳信用评级,在宁波做得非常好。碳信用评级银行它的应用场景很多,宁波银行应用了碳管理体系,中国还有很多绿色金融机构也在推这个,但是东西都是差不多的,它分几个模块,比如你的产品,你的人才队伍,你的排放组量,你的排放强度,排放强度从几个维度去看。对于企业的收益也分8个板块,人才队伍、意识提高、应对能力等等8个板块。
今年年内可能会把水泥和钢铁纳进来,随着3060的深入各个板块都在制定自己的“双碳”路径。随着路径的深入,比如造纸、交通、电解铝很多很多,碳管理体系都会通过这些板块帮助企业节能减排,希望他们在碳减排的过程中获益。
我们在不断地推动实践,形成数据积累。第一排放,第二资产,第三交易,第四中和。我们通过碳管理体系建设,我们实际上想碳排放权的管理和碳排放信用的管理。我的分享结束了,谢谢大家!